立春
1966年立春时间:1966年2月4日 14:37:48 星期五,农历 正月(大)十五,孟春
1967年立春时间:1967年2月4日 20:30:49 星期六,农历 腊月(小)廿五,季冬
Beginning of Spring
太阳到达黄经315度
东风解冻 - 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蛰虫始振 - 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鱼陟负冰 - 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
斗指东北。太阳黄经为315度。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立春亦称“打春”、“咬春”,又叫“报春”。这个节令与众多节令一样有众多民俗,有迎春行春的庆贺祭典与活动,有打春的“打牛”和咬春吃春饼、春盘、咬萝卜之习俗等。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历朝历代的迎春仪式隆重而浩大。此时的立春已经超过了农历24节气只标示节令与气候的功能,而是已经被当成一个节日了,因此在历史上便演化出了许多围绕立春而举办的活动及民俗,如“春娃”、“春鞭”、“春卷”、“打春”、“春酒”、“春牛”等等。
咬春是指立春日吃春盘、吃春饼、吃春卷、嚼萝卜之俗,一个“咬”字道出节令的众多食俗。春盘春饼是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为春盘。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素问藏气法时论》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愉悦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盆地大部分地区仍会有霜冻出现,少数年份还会有“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人们常爱寻觅春的信息在哪里呢?那柳条上探出头来的芽苞,“嫩于金色软于丝”;那泥土中跃跃欲出的小草,等待“春风吹又生”;而为着夺取新丰收在田野中辛勤劳动的人们,正在用双手创造真正的春天。
年份 | 公历时间 | 农历时间 | 星期 |
---|---|---|---|
1969年立春 | 2月4日 07:58:52 | 腊月(大)十八 | 星期二 |
1968年立春 | 2月5日 02:07:23 | 正月(小)初七 | 星期一 |
1967年立春 | 2月4日 20:30:49 | 腊月(小)廿五 | 星期六 |
1966年立春 | 2月4日 14:37:48 | 正月(大)十五 | 星期五 |
1965年立春 | 2月4日 08:46:06 | 正月(小)初三 | 星期四 |
1964年立春 | 2月5日 03:04:55 | 腊月(小)廿二 | 星期三 |
1963年立春 | 2月4日 21:07:44 | 正月(大)十一 | 星期一 |
1962年立春 | 2月4日 15:17:20 | 腊月(大)三十 | 星期日 |
1961年立春 | 2月4日 09:22:26 | 腊月(小)十九 | 星期六 |
1960年立春 | 2月5日 03:23:09 | 正月(大)初九 | 星期五 |
1959年立春 | 2月4日 21:42:10 | 腊月(大)廿七 | 星期三 |
1958年立春 | 2月4日 15:49:11 | 腊月(小)十六 | 星期二 |
1957年立春 | 2月4日 09:54:37 | 正月(大)初五 | 星期一 |
1956年立春 | 2月5日 04:11:55 | 腊月(大)廿四 | 星期日 |
1955年立春 | 2月4日 22:17:36 | 正月(小)十二 | 星期五 |
1954年立春 | 2月4日 16:30:41 | 正月(大)初二 | 星期四 |
1953年立春 | 2月4日 10:45:53 | 腊月(大)廿一 | 星期三 |
1952年立春 | 2月5日 04:52:54 | 正月(小)初十 | 星期二 |
1951年立春 | 2月4日 23:13:26 | 腊月(小)廿八 | 星期日 |
1950年立春 | 2月4日 17:20:46 | 腊月(大)十八 | 星期六 |
1949年立春 | 2月4日 11:22:49 | 正月(大)初七 | 星期五 |
1948年立春 | 2月5日 05:42:00 | 腊月(大)廿六 | 星期四 |
1947年立春 | 2月4日 23:50:21 | 正月(大)十四 | 星期二 |
1946年立春 | 2月4日 18:03:53 | 正月(大)初三 | 星期一 |
1945年立春 | 2月4日 12:19:22 | 腊月(大)廿二 | 星期日 |
1944年立春 | 2月5日 06:22:55 | 正月(大)十二 | 星期六 |
1943年立春 | 2月5日 00:40:04 | 正月(小)初一 | 星期五 |
1942年立春 | 2月4日 18:48:34 | 腊月(小)十九 | 星期三 |
1941年立春 | 2月4日 12:49:44 | 正月(大)初九 | 星期二 |
1940年立春 | 2月5日 07:07:32 | 腊月(大)廿八 | 星期一 |
1939年立春 | 2月5日 01:10:26 | 腊月(大)十七 | 星期日 |
1938年立春 | 2月4日 19:14:58 | 正月(大)初五 | 星期五 |
1937年立春 | 2月4日 13:25:33 | 腊月(小)廿三 | 星期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