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2年前的今天,1941年9月30日(农历1941年8月10日),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苏联的秋天,道路泥泞,给德军摩托化部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德军在“闪电战”计划破产后,被迫缩短战线,妄图集中力量,迅速攻占莫斯科。莫斯科是苏联首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希特勒认为,一旦攻占莫斯科,就能击败苏军主力,达到结束对苏战争的目的。
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代号“台风”的大规模攻势,妄图在十天之内攻占它。德军投入的兵力有七十四个半师,一百八十万人,一千七百辆坦克,一千三百九十架飞机,一万四千多门大炮和迫击炮。德军集中了最jīng锐的部队。苏军方面总共有九十五个师,一百二十五万人,九百九十辆坦克,六百七十七架飞机,七千六百门大炮和迫击炮。希特勒扬言要在莫斯科红场上检阅他的法西斯军队。10月2日,德军从中部突破了苏军防线,到10中旬的两周之内,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完成了三个大包围圈,两个在布良斯克附近,另一个在维亚兹马以西。在这三个包围圈作战中,德军共俘虏六十六万三千俄国人。面对这危急关头,苏军迅速在莫斯科以西约八十公里的莫日艾斯克组织了防线,阻止德军推进。
10月10日,斯大林任命朱可夫大将为西方和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迅速重建了四个集团军,以防守莫日艾斯克。10月中旬,在北、西、南通往莫斯科的所有重要地段上都展开了激烈的战斗。10月15日,苏联政府的部分机构和外国使节迁往古比雪夫。斯大林留在莫斯科,亲自指挥保卫成,10月19日,国防委员会宣布莫斯科戒严,号召首都人民誓死保卫莫斯科。三天之内,全市组织了二十五个工人营,十二万人的民兵师,一百六十九个巷战小组。有四十五万人参加修筑防御工事,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在首都和全国军民支援下,前线军民英勇抗敌,浴血奋战。到10月底,德军被阻止在加里宁--土耳基诺沃--沃洛克拉姆斯克--多罗霍沃--纳罗--佛敏斯克--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以西一线。希特勒妄图在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1941年11月7日,苏军在英勇保卫莫斯科的同时,红场依然进行着阅兵式。斯大林向全国军民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说:“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11月15日,德军向莫斯科发动第二次疯狂进攻。11月23日,德军占领克林,27日,又占领了离莫斯科仅有二十四公里的伊斯特腊。莫斯科处于德军大炮射程之内,德军用望远镜几乎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的顶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莫斯科军民誓死保卫首都,苏军第316步兵师(后改名为潘菲洛夫第8近卫师),表现了苏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在阻击德军坦克通向莫斯科的杜波塞科沃要道上,持续战斗四个小时,击毁敌人十八辆坦克,为保卫莫斯科,英雄们全部壮烈牺牲。从11月16日到12月5日,德军损失官兵十五万五千,坦克七百七十七辆,而莫斯科岿然不动。
12月初,莫斯科的气温已下降到零下二十至三十度,德军没有棉衣,飞机和坦克的马达无法发动,坦克上的光学窥镜失去作用。而苏军,他们习惯寒带生活,而且穿上了棉衣、皮靴和护耳冬帽,仅英、美根据莫斯科议定书就给苏联运送了一百五十万双军靴,一万零五百吨制靴皮革。随后又运去七百万双军靴。12月6日,苏军从莫斯科南面和北面展开大反攻。1942年初,苏军击溃了进攻莫斯科的德军,毙伤十六万八千人,把德军赶离莫斯科一百到二百五十公里,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在1941年德苏战场的整个冬季战役中,德军被击溃五十个师,陆军伤亡八十三万多人。
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最著名的将领格奥尔吉·朱可夫德军增援部队开往前线苏军增援部队驶向莫斯科莫斯科外围,德军步兵每师减员达三分之一
[ 189 年 ] 9月30日 董卓毒死灵思何皇后
[ 1620 年 ] 9月30日 明朝移宫案
[ 1626 年 ] 9月30日 清太祖努尔哈赤去世
[ 1765 年 ] 9月30日 墨西哥独立战争领袖莫雷洛斯诞辰
[ 1862 年 ] 9月30日 德国首任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 1868 年 ] 9月30日 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逃到法国
[ 1887 年 ] 9月30日 黄河决口
[ 1911 年 ] 9月30日 意大利与土耳其争夺的黎波里
[ 1913 年 ] 9月30日 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鲁道夫·狄塞尔去世
[ 1926 年 ] 9月30日 丰子恺漫画结集面世
[ 1931 年 ] 9月30日 国际联盟决议日本撤兵
[ 1932 年 ] 9月30日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出生
[ 1937 年 ] 9月30日 平型关战役结束
[ 1938 年 ] 9月30日 慕尼黑协议签订
[ 1938 年 ] 9月30日 前中华民国国务总理唐绍仪遇刺身亡
[ 1940 年 ] 9月30日 德国狂轰英国伦敦
[ 1941 年 ] 9月30日 莫斯科保卫战开始
[ 1946 年 ] 9月30日 纽伦堡国际法庭对纳粹战犯宣判
[ 1947 年 ] 9月30日 东陵大盗孙殿英病死
[ 1949 年 ] 9月30日 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
[ 1954 年 ] 9月30日 世界首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开始服役
[ 1958 年 ] 9月30日 全国农村基本实现公社化
[ 1958 年 ] 9月30日 微生物学家汤飞凡因被打成“右派”而自尽
[ 1960 年 ] 9月30日 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 1962 年 ] 9月30日 美国黑人跨进白人大学引发骚乱
[ 1965 年 ] 9月30日 印尼“九三零”屠杀华人事件始末
[ 1966 年 ] 9月30日 博茨瓦纳独立
[ 1973 年 ] 9月30日 故宫博物院创建人李石曾逝世
[ 1974 年 ] 9月30日 “四人帮”制造“风庆轮”事件
[ 1981 年 ] 9月30日 全国人大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
[ 1981 年 ] 9月30日 叶剑英发表台湾回归的九条方针
[ 1983 年 ] 9月30日 无产阶级革命家谭震林逝世
[ 1983 年 ] 9月30日 中国获联合国人口奖
[ 1984 年 ] 9月30日 “小平您好!”横标的出现
[ 1984 年 ] 9月30日 国家开始帮助贫苦地区改变面貌的工作
[ 1985 年 ] 9月30日 关贸总协定召开特别会议
[ 1991 年 ] 9月30日 我国与文莱建交
[ 1992 年 ] 9月30日 美国将最大的海外军事基地移交菲律宾
[ 1993 年 ] 9月30日 印度发生强烈地震
[ 1993 年 ] 9月30日 四川航空公司一架飞机被劫往台北
[ 1995 年 ] 9月30日 我国首次中标国际超大建筑设计
[ 1999 年 ] 9月30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
[ 2000 年 ] 9月30日 建桥史上“第四座里程碑”——长江大桥通车
[ 2010 年 ] 9月30日 海南暴雨致千余村庄被淹
[ 2014 年 ] 9月30日 中国首个烈士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