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7年前的今天,1986年11月13日(农历1986年10月12日),国际受控核聚变研究国际会议开幕。
1986年11月13—20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持的第十一届等离子体物理及受控核聚变研究国际会议在日本京都举行。
美国、日本、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研究人员发表的有关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装置的研究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广泛注意。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装置是把氘和氚等轻元素加热到1亿度以上,使原子核和电子成等离子体状态,并用磁场将它约束在环型真空容器中,引起核聚变反应,同时产生巨大的能量。由于受控核聚变的主要燃料——氘大量地存在于海水之中,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受控核聚变产生的核能被科学家看作是最有希望的能源。
目前,世界上有三座大型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试验装置正在进行临界等离子体的3个条件(温度1亿度、约束时间1秒、1立方厘米的中子密度为50万亿个)的试验。这三座大型托卡马克型等离子体试验装置是日本的“JT—60”、美国的“TFTR”和欧洲共同体的“JET”。欧洲共同体原子能机构的科学家在报告中说,“JET”试验装置在试验中,已使临界等离子体的3个条件,即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以上、磁场约束时间是0.6秒、1立方厘米的中子数密度为25万亿个。美国的学者在报告中说,美国的“TFTR”试验装置的试验,也使温度达到1亿度以上、约束时间0.15秒、中子数密度为30万亿个。日本原子能研究所的报告说,日本在“JT—60”试验装置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连续运转。日本的“JT—60”装置的“高频加热”装置是通过电磁波加热等离子体的,用这种方法攻下了在短时间内进行连续运转的难关。日本、美国、欧洲共同体发表的对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装置的研究成果表明,对托卡马克型核聚变装置的研究已取得初步成绩,也表明向托卡马克型核聚变反应堆的实用阶段迈进了一步。
日本、美国、西欧国家、中国、苏联等43个国家和地区、机构的七百多名核聚变研究人员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 1125 年 ] 11月13日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出生
[ 1587 年 ] 11月13日 明代政治家海瑞逝世
[ 1760 年 ] 11月13日 清朝嘉庆帝颙琰出生
[ 1907 年 ] 11月13日 世界上第一架直升飞机在法国飞起
[ 1909 年 ] 11月13日 南社成立
[ 1918 年 ] 11月13日 北京将克林德碑改名“公理战胜”
[ 1927 年 ] 11月13日 黄麻起义
[ 1934 年 ] 11月13日 报业巨子史量才被暗杀
[ 1935 年 ] 11月13日 施剑翘报父仇刺死孙传芳
[ 1945 年 ] 11月13日 戴高乐当选法国总统
[ 1948 年 ] 11月13日 蒋介石谋士陈布雷绝望自杀
[ 1958 年 ] 11月13日 美国第七舰队台海演习,解放军被迫炮击金门
[ 1975 年 ] 11月13日 我国与科摩罗建交
[ 1980 年 ] 11月13日 美国飞船“旅行者1号”掠过土星
[ 1984 年 ] 11月13日 柴达木首次发现旧石器和南极石
[ 1985 年 ] 11月13日 哥伦比亚一火山爆发 致2.5万多人死亡
[ 1985 年 ] 11月13日 国际青年年世界会议召开
[ 1985 年 ] 11月13日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轰试验场纪念碑落成
[ 1985 年 ] 11月13日 以色列爆发严重政府危机
[ 1986 年 ] 11月13日 国际受控核聚变研究国际会议开幕
[ 1989 年 ] 11月13日 世界最大正负电子对撞机落成
[ 1989 年 ] 11月13日 国务院作出部署全国统一行动除“六害”
[ 1990 年 ] 11月13日 唐山获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 1992 年 ] 11月13日 秘鲁发生未遂政变
[ 1993 年 ] 11月13日 我国最大的舍利塔修复成功
[ 1995 年 ] 11月13日 新兴公司非法集资案主犯邓斌、姚静漪被判死刑
[ 1995 年 ] 11月13日 日本总务厅长官江藤隆美发表谬论遭抗议而辞职
[ 1995 年 ] 11月13日 长江江津水域发生重大沉船事故
[ 1995 年 ] 11月13日 我国建成超临界大型电站
[ 1995 年 ] 11月13日 沙特首都发生爆炸事件
[ 1996 年 ] 11月13日 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开幕
[ 1997 年 ] 11月13日 安徽淮南矿务局潘三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 1998 年 ] 11月13日 克林顿琼斯性骚扰案告终
[ 1999 年 ] 11月13日 土耳其再次发生强烈地震 造成300多人死亡
[ 2000 年 ] 11月13日 中国反邪教协会在京成立
[ 2014 年 ] 11月13日 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彗星
[ 2015 年 ] 11月13日 证监会副主席姚刚被查
[ 2015 年 ] 11月13日 巴黎发生多起枪击爆炸案
[ 2016 年 ] 11月13日 瓜达尔港正式开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