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2年前的今天,1961年7月2日(农历1961年5月20日),美国小说家海明威逝世。
海明威,健壮的个人主义者1961年7月2日,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被发现死在爱达荷州凯彻姆他的家里。他的头部中了一颗猎枪子弹。他的一些朋友说他情绪沮丧;另一些朋友认为他心情很好。他的妻子发表声明说,海明威是在擦枪明因意外走火把自己打死的。
1899年7月21日,海明威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郊外奥克帕克一个医生家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参军赴欧洲战场作战,不幸在意大利前线身负重伤。为取出身上的弹片,医生给他作了二十多次手术。战争虽然使海明威在心灵和肉体上受到了极大创伤,但也为他提供了后来从事文学创作的素材。
1926年至1929年,他又相继完成两个长篇:《太阳也升起了》和《永别了,武器》(--译《战地春梦》。这两部长篇小说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青年和知识分子对资产阶级及其社会制度的绝望心情。作品文笔流畅,寓意深刻,立即引起了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的共鸣。
《太阳也升起了》被人们称作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中描写一群参加过大战的青年流落在巴黎,他们原来的理想、抱负、道德、情操都被可恶的战争摧毁了,一个个前途迷惆,jīng神苦闷,生活毫无目的,整天以酗酒、钓鱼、看斗牛、搞三角恋爱、相互争吵为乐趣。作品再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青年人精神空虚和厌恶战争的心理。
《永别了,武器》的主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小说通过主人公亨利和妻子凯琴琳的悲剧生活,谴责帝国主义战争,揭露美国政府在战争中所扮演的虚伪角色,美国青年亨利在意大利救护队任上尉,他与英国女护士凯瑟琳相爱,共同向往着战后的幸福生活,不幸,亨利在战斗中身负重伤,伤愈后在返回前线的途中被意军误认是德国奸细而逮捕。后来他逃出来找到了凯瑟琳,一起到了瑞士。婚后,凯瑟琳死于难产,亨利陷入极大苦闷,最后被孤苦伶仃地遗弃在人间。
生活,他去非洲打猎,去古巴钓鱼,去西班牙看斗牛。为了把作品写得生动逼真,他曾亲自去斗牛场与牛搏斗,险些丧生于牛角之下。这个时期他的作品大都是以渔夫、斗牛士、拳击家、猎人为中心人物,塑造了一批不怕死的硬汉子形象。这类作品成了因受欧美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打击而垂头丧气的人们的精神食粮。
三十年代中期,西班牙爆发了内战。海明威参加了反对佛朗哥的战斗,站在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一边,参与摄制反法西斯影片《西班牙土地》。随后,他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欧美资产阶级文学中反映西班牙内战的代表作之一--《丧钟为谁而鸣》(--译《战地钟声》)。这部小说划清了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界限,反法西斯的立场也较坚定,标志着海明威思想上的进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先后到过欧洲和亚洲战场。在欧洲采访时,他乘轰炸机在对德军空袭时负伤,伤愈后参加了抗击法西斯的游击队,因作战勇敢顽强而获得荣誉勋章。在亚洲采访时,他曾指出:中国是抗击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美国应加强对中国的援助。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又开始了新的创作。1952年,他写出著名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描写一个古巴老渔民出海捕鱼,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老渔民不灰心,坚持捕捞,终于捕获到一条很大的鱼,但在返航途中遇到了成群的鲨鱼。老人与鲨鱼展开了英勇搏斗,表现出了非凡的斗争毅力。《老人与海》不但在内容上不同凡响,而且在写作技巧上也独树一帜。这部小说本来可以写得很长,但海明威既象一个手拿板斧的工匠,又象一个手执利刀的雕刻家。他砍去了繁琐冗长的情节,而对美妙之处字斟句酌,这成了“海明威风格”的主要代表作。1953年,《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翌年,海明威获诺贝尔文学奖金。
古巴爆发革命后,海明威迁居美国爱达荷州。由于他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多次负伤,留下了脑震荡、视觉重叠等严重后遗症,老年又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神经方面的疾病。他那魁梧的身躯萎缩了,继续写作的愿望也落空了,每天站在桌子前面一句话也写不出来,心情极为苦恼。他不得不最后抛弃了自己的精神支往:“人活着就应该是个不屈不挠、斗不垮的强者”。1961年7月2日,海明威死于自己心爱的猎枪之下。人们为此多有猜测,多数人认为是自杀,也有人说是猎枪走火。
海明威与卡斯特罗(右)海明威纪念馆外景海明威使用过的猎枪海明威夫妇在“了望田庄”合影
[ 626 年 ] 7月2日 玄武门之变
[ 1481 年 ] 7月2日 丹麦、挪威和瑞典国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出生
[ 1489 年 ] 7月2日 英国著名教士托马斯·克兰麦诞辰
[ 1504 年 ] 7月2日 罗马尼亚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逝世
[ 1566 年 ] 7月2日 犹太预言家诺斯特拉达穆斯逝世
[ 1601 年 ] 7月2日 葛贤抗税起义
[ 1644 年 ] 7月2日 马斯顿荒原之战爆发
[ 1698 年 ] 7月2日 托马斯·萨委瑞取得蒸汽机的专利
[ 1704 年 ] 7月2日 清代戏曲作家、诗人洪升逝世
[ 1778 年 ] 7月2日 法国启蒙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卢梭逝世
[ 1840 年 ] 7月2日 英舰进犯厦门邓廷桢奋力退敌
[ 1850 年 ] 7月2日 英国首相罗伯特·皮尔逝世
[ 1895 年 ] 7月2日 我国著名的农学家、教育家金善宝出生
[ 1901 年 ] 7月2日 德国人齐柏林设计的人类第一艘飞艇首航成功
[ 1922 年 ] 7月2日 北伐军回师讨伐陈炯明海军司令突然倒戈
[ 1922 年 ] 7月2日 法国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诞辰
[ 1924 年 ] 7月2日 日本前任首相松方正义逝世
[ 1928 年 ] 7月2日 冯玉祥成了《时代》封面上的第三位中国人物
[ 1931 年 ] 7月2日 日本人制造万宝山事件
[ 1931 年 ] 7月2日 波斯特和加蒂结束了环球飞行
[ 1935 年 ] 7月2日 日本制定掠夺华北资源大纲
[ 1936 年 ] 7月2日 红二、红四方面军开始北上
[ 1937 年 ] 7月2日 中国女钢琴家顾圣婴出生
[ 1945 年 ] 7月2日 中苏谈判商讨苏军出兵条件
[ 1947 年 ] 7月2日 波兰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纪念馆
[ 1947 年 ] 7月2日 美国罗斯威尔UFO坠毁事件
[ 1949 年 ] 7月2日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
[ 1959 年 ] 7月2日 庐山会议举行
[ 1961 年 ] 7月2日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逝世
[ 1964 年 ] 7月2日 美国总统约翰逊签署民权法案
[ 1965 年 ] 7月2日 李宗仁海外归来
[ 1977 年 ] 7月2日 小说家纳巴科夫去世
[ 1990 年 ] 7月2日 苏共召开二十八大,叶利钦宣布退出苏共
[ 1990 年 ] 7月2日 麦加宰牲节惨案
[ 1991 年 ] 7月2日 谐剧大王邓寄尘逝世
[ 1994 年 ] 7月2日 哥伦比亚球员埃斯科巴被枪杀
[ 1994 年 ] 7月2日 36名中国籍船员下落不明
[ 1995 年 ] 7月2日 广东大亚湾核电站重新并网
[ 1997 年 ] 7月2日 亚洲金融风暴爆发
[ 1997 年 ] 7月2日 中国篮协推出甲B联赛
[ 2002 年 ] 7月2日 俄罗斯客机与货机相撞
[ 2002 年 ] 7月2日 广东岭澳核电站一号机组投产
[ 2003 年 ] 7月2日 我国“三江并流”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4 年 ] 7月2日 台湾中南部发生七二水灾
[ 2005 年 ] 7月2日 Live8演唱会在世界各地举行
[ 2006 年 ] 7月2日 韩国围棋创始人赵南哲逝世
[ 2007 年 ] 7月2日 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逝世
[ 2007 年 ] 7月2日 股神“带头大哥777”被抓调查
[ 2009 年 ] 7月2日 几内亚前总理苏瓦雷涉嫌挪用公款被拘留
[ 2011 年 ] 7月2日 巴西前总统伊塔马尔·佛朗哥病逝
[ 2012 年 ] 7月2日 西班牙卫冕欧锦赛冠军
[ 2013 年 ] 7月2日 台湾表演艺术家李国修因病去世
[ 2015 年 ] 7月2日 百岁国医大师干祖望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