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8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18日(农历1945年9月13日),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审判开始。
纽伦堡审判是指1945年到1946年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主要战犯进行的审判。起诉书包括四点内容:反和平罪,即破坏国际条约和协定,策划、发动和进行侵略战争;反人道罪,即杀害、驱逐和灭绝种族的罪行;战争罪,即破坏战争法规的罪行;为从事上述三项罪行而犯下的“共同策划或共谋罪”。
欧洲国际军事法庭是根据1945年8月8日美、英、苏、法4国在伦敦签订协定中的《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设立的,后来又有19个国家参加这项协定。国际军事法庭由英、美、苏、法4国各派1名法官及1名预备法官组成。
第一次审判于1945年10月18日在柏林进行,由苏联代表尼基钦科将军主持。24名前纳粹领导人被指控犯有战争罪行,一些团体(例如盖世太保)被指控为犯罪组织。从1945年11月20日开始,每次开庭都是在纽伦堡举行,由英国代表劳伦斯大法官主持。经过216次开庭,于1946年10月1日对24名被告中的22名宣布了判决:戈林等12名被告被判处绞刑;3名被判处无期徒刑;4名有期徒刑;由美英操纵的法庭不顾苏联代表的反对,对沙赫特、巴本、弗立茨等3名纳粹罪魁宣告无罪。法庭宣判纳粹党领导机构、秘密警察、党卫军等为犯罪组织。
在作出上述判决的过程中,法庭驳回了被告人提出的主要辩护:第一,法庭驳回了只能指控国家而不能指控个人犯战争罪的论点。法庭认为,破坏国际法的罪行是由人犯下的,只有惩治犯下这种罪行的个人,国际法的规定才得以维护。第二,法庭驳回了所谓审讯和判决都是“咎既往”的论点。法庭认为,这些行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已经被认定是犯罪的。
[ 1895 年 ] 10月18日 抗日英雄吉鸿昌诞辰
[ 1910 年 ] 10月18日 首届全国运动会开幕
[ 1911 年 ] 10月18日 革命军政府与清军恶战
[ 1920 年 ] 10月18日 英国矿工举行罢工
[ 1922 年 ] 10月18日 英国BBC广播电视台成立
[ 1924 年 ] 10月18日 北京政变
[ 1931 年 ] 10月18日 托马斯·爱迪生逝世
[ 1945 年 ] 10月18日 纽伦堡对法西斯德国第一次审判开始
[ 1958 年 ] 10月18日 郑振铎殉难
[ 1961 年 ] 10月18日 赫鲁晓夫改革
[ 1962 年 ] 10月18日 我国与乌干达建交
[ 1963 年 ] 10月18日 香港中文大学创校
[ 1970 年 ] 10月18日 加拿大镇压魁北克叛乱
[ 1976 年 ] 10月18日 骑车环球第一人潘德明逝世
[ 1981 年 ] 10月18日 飞机穿过凯旋门 巴黎当局大为不安
[ 1984 年 ] 10月18日 非洲面临前所未有的旱灾 埃塞俄比亚最重
[ 1985 年 ] 10月18日 首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闭幕
[ 1987 年 ] 10月18日 美国贝克财长一句话 华尔街股市起风暴
[ 1989 年 ] 10月18日 美国发射伽利略号木星探测飞船
[ 1990 年 ] 10月18日 台湾刑法将劫机罪改为死刑或无期徒刑
[ 1991 年 ] 10月18日 陈章良荣获国际杰出青年科学家奖
[ 1992 年 ] 10月18日 沉睡112年的哥伦比亚卡卡瓜尔火山再次猛烈喷发
[ 1995 年 ] 10月18日 全球首家网络银行在美开业
[ 1995 年 ] 10月18日 中俄批准两国西段边界协议
[ 1996 年 ] 10月18日 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重申钓鱼岛是中国领土
[ 1996 年 ] 10月18日 杀害戴厚英的凶手陶峰一审判处死刑
[ 1997 年 ] 10月18日 德国突击队员袭击被劫客机解救人质
[ 1998 年 ] 10月18日 亚太议员环发大会年会闭幕 发表《桂林宣言》
[ 1998 年 ] 10月18日 江泽民总书记会见辜振甫夫妇
[ 2002 年 ] 10月18日 我国第一个国家信息化规划出台
[ 2008 年 ] 10月18日 中国第三代导演谢晋去世
[ 2009 年 ] 10月18日 俄“进步M-03M”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
[ 2017 年 ] 10月18日 中共十九大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