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9年前的今天,1994年10月15日(农历1994年9月11日),海地流亡总统阿里斯蒂德重新执政。
海地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复职1994年10月15日,结束了1111天流亡生活,海地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今天早上乘飞机离开美国回国。
42岁的阿里斯蒂德是海地1804年独立后的第一位民选总统,但他仅执政7个多月就被海地武装部队司令塞德拉斯发动政变赶下台,并被逐出国门流亡至今。
上午8时45分,阿里斯蒂德总统一行及以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率领的代表团抵达在马里兰州的安德鲁兹空军机场。阿里斯蒂德总统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对美国及有关国家对海地恢复民主的支持表示感谢。克里斯托弗发表讲话说,阿里斯蒂德总统返国标志着海地的民主得到恢复,表示美国将继续信守自己的许诺,并将和国际社会一道为海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克里斯托弗与阿里斯蒂德同机前往太子港。同机前往海地的美国代表团包括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9时许,阿里斯蒂德总统乘坐的飞机起飞,向海地方向飞去。4小时后,他将抵达太子港,然后由直升机送往总统府。阿里斯蒂德的支持者们准备隆重欢迎阿里斯蒂德。
但是,海地局势并不安定,暴力流血事件不断发生。为安全起见,在海地的美国军队今天加强了治安保卫。由于担心阿里斯蒂德回国后的安全,美国国务院已与一家由退役的美国保安人员组成的公司签署了一项为期3个月的合同。根据这项总额为85万美元合同,该公司将派遣有经验的专业保安人员协助海地保安部队保证阿里斯蒂德的安全。
克林顿总统为阿里斯蒂德举行了送别仪式,并签署行政命令,取消美国对海地实行的所有经济贸易制裁。克林顿称阿里斯蒂德回国将给海地带来第二次民主机会。阿里斯蒂德再次保证回国后要实行民族和解,不搞打击报复。
海地军方首领塞德拉斯将军(右)与1994年被任命为临时总统的海地最高法院院长埃米尔-纳圣
[ 1814 年 ] 10月15日 俄国诗人莱蒙托夫诞辰
[ 1844 年 ] 10月15日 德国哲学家尼采诞辰
[ 1915 年 ] 10月15日 以色列“死脑筋”总理沙米尔诞辰
[ 1917 年 ] 10月15日 北京大学开始实行选科制
[ 1917 年 ] 10月15日 荷兰双重间谍玛塔·哈莉被法军枪毙
[ 1924 年 ] 10月15日 美国汽车大王艾科卡诞辰
[ 1924 年 ] 10月15日 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
[ 1925 年 ] 10月15日 陈赓救蒋介石一命
[ 1925 年 ] 10月15日 浙奉大战爆发
[ 1929 年 ] 10月15日 陈独秀取消主义的破产
[ 1944 年 ] 10月15日 中国军队歼灭缅甸八莫、卡的克日军
[ 1945 年 ] 10月15日 法国民族叛徒赖伐尔被处决
[ 1946 年 ] 10月15日 纳粹德国空军部长戈林自杀
[ 1947 年 ] 10月15日 世界第一次超音速飞机——喷气式飞机试飞
[ 1948 年 ] 10月15日 解放军攻克锦州
[ 1953 年 ] 10月15日 “味精大王”吴蕴初逝世
[ 1957 年 ] 10月15日 中央制定“右派”分子的划分标准
[ 1957 年 ] 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 1961 年 ] 10月15日 周恩来参加苏共22大,阐明共产党立场
[ 1963 年 ] 10月15日 路德维格·艾哈德当选西德首相
[ 1964 年 ] 10月15日 哈罗德·威尔逊任英国首相
[ 1970 年 ] 10月15日 我国与赤道几内亚建交
[ 1984 年 ] 10月15日 江南案
[ 1984 年 ] 10月15日 国际盲人节
[ 1985 年 ] 10月15日 北大西洋大会有条件地认可美“星球大战”计划
[ 1986 年 ] 10月15日 美籍华人李远哲获诺贝尔化学奖
[ 1990 年 ] 10月15日 现代诗人、红学家俞平伯在北京病逝
[ 1991 年 ] 10月15日 美国黑人大法官任命案风波结束
[ 1993 年 ] 10月15日 曼德拉、德克勒克同获诺贝尔和平奖
[ 1993 年 ] 10月15日 南非判处暗杀哈尼主犯刘易斯死刑
[ 1993 年 ] 10月15日 世界最长光缆纵贯神州
[ 1994 年 ] 10月15日 海地流亡总统阿里斯蒂德重新执政
[ 1997 年 ] 10月15日 华裔学者朱棣文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 1997 年 ] 10月15日 美国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射升空
[ 1998 年 ] 10月15日 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太极拳
[ 2007 年 ] 10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 2008 年 ] 10月15日 泰国柬埔寨边境交火
[ 2008 年 ] 10月15日 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正式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