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1年前的今天,1812年9月7日(农历1812年8月2日),俄法博罗季诺决战,标志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开始。
博罗季诺战役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西面120公里左右的博罗季诺地方,曾发生过一场空前激烈的战争。战争的双方,一方是著名的法国军事家拿破仑领导的法军,另一方是俄国著名的军事家库图佐夫率领的俄国军。战斗十分残酷,仅一天时间,法军伤亡5万余人,俄国伤亡4.4万余人。历史上通称这场战争叫“博罗季诺决战”。
1812年6月12日,拿破仑率领50多万军队对俄国不宣而战,当时俄军只有18万人,不战而退,法军长驱直入,俄国大片土地被法军占领。8月8日,俄皇任命库图佐夫为抗击法军的总司令。库图佐夫到任后,没有和敌人死打硬拚,而是把军队撤到波罗季诺附近,进行周密的布署,选定这里为决战的地方。
9月7日拂晓,炮声隆隆,博罗季诺决战开始。法军拥有兵力13万余人,俄军约有12万人。库图佐夫把自己的军队编成右翼、中央、左翼和预备队4个集团,中央、右翼集团军为主力,预备队配在右翼之后。这样,使拿破仑难以从两翼突破。拿破仑也意识到这一点,只好采用正面进攻,以期在巴格拉季昂棱堡突破防线,插向俄军后方,从而打开通向莫斯科的门户。从早晨6时许到11时,法军发起7次冲击,皆被俄军击退。12时许,法军开始对巴格拉昂棱堡发起第八次进攻。拿破仑集中了4.5万人和400门火炮,对付俄军1.5公里防御地段上的1.8万人和360门火炮。双方短兵相接,战斗白热化,棱堡四周及其附近,尸横遍野,法军付出巨大伤亡才占领棱堡,接着发起新的冲击。在这危急时刻,图库佐夫果断地派出两支部队迂回到法军左右翼实施突袭,迫使法军推迟了冲击时间,库图佐夫利用这段时间重新调配兵力,加强俄军的中央和左翼。战斗一直进行到18时,俄军仍然坚守住阵地。拿破仑不得不放弃已占领的俄军工事,将军队撤回原地。
博罗季诺战役,标志着拿破仑的“伟大的军队”覆灭的开始。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场恶战。拿破仑事后曾写道:“在我一生的作战中,最令我胆战心惊的,莫过于莫斯科城下之战。”
“激战”中的炮兵阵地博罗季诺战役博物馆
[ 251 年 ] 9月7日 三国时期军事家司马懿逝世
[ 1298 年 ] 9月7日 马可·波罗与鲁思梯谦合著《马可·波罗行记》
[ 1533 年 ] 9月7日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出生
[ 1625 年 ] 9月7日 魏忠贤下令禁毁东林书院
[ 1689 年 ] 9月7日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
[ 1812 年 ] 9月7日 俄法博罗季诺决战,标志着拿破仑的军队覆灭开始
[ 1822 年 ] 9月7日 巴西独立
[ 1853 年 ] 9月7日 上海小刀会起义
[ 1901 年 ] 9月7日 《辛丑条约》签订
[ 1904 年 ] 9月7日 英国强迫西藏签订《拉萨条约》
[ 1910 年 ] 9月7日 英国画家威廉·霍尔曼·亨特逝世
[ 1911 年 ] 9月7日 成都血案
[ 1923 年 ] 9月7日 闻一多诗集《红烛》出版
[ 1927 年 ] 9月7日 南昌起义军受挫
[ 1927 年 ] 9月7日 中共在中南各地领导农民武装暴动
[ 1930 年 ] 9月7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 1936 年 ] 9月7日 袋狼灭绝
[ 1952 年 ] 9月7日 纳吉布掌握埃及大权
[ 1953 年 ] 9月7日 毛泽东谈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 1956 年 ] 9月7日 王蒙发表《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 1966 年 ] 9月7日 中央号召抓革命促生产
[ 1967 年 ] 9月7日 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出生
[ 1975 年 ] 9月7日 周总理生前最后一次接见外宾
[ 1977 年 ] 9月7日 美国和巴拿马政府签署巴拿马运河新条约
[ 1977 年 ] 9月7日 中小学教材清除“帮腔”
[ 1984 年 ] 9月7日 中国首次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扫盲奖
[ 1984 年 ] 9月7日 3000日本青年访华
[ 1988 年 ] 9月7日 我国首次发射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 1994 年 ] 9月7日 我国首次评选十大“扶贫状元”
[ 1994 年 ] 9月7日 摄影家吴印咸在北京逝世
[ 1995 年 ] 9月7日 瑞典《每新闻》报道1986年诺贝尔医学奖评选内幕
[ 1997 年 ] 9月7日 前扎伊尔总统蒙博托客死摩洛哥
[ 1998 年 ] 9月7日 第十五届国际麻风大会在北京召开
[ 1998 年 ] 9月7日 谷歌公司成立
[ 2002 年 ] 9月7日 首届中国企业成功女性大会举行
[ 2010 年 ] 9月7日 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发生相撞
[ 2017 年 ] 9月7日 港中大撕海报事件
[ 2017 年 ] 9月7日 WePhone创始人苏享茂跳楼自杀
[ 2018 年 ] 9月7日 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因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