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3年前的今天,1920年1月17日(农历1919年11月27日),中国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逝世。
杨昌济1920年1月17日——中国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逝世
湖南省长沙县人,名怀中,字华生,1871年出生。两次乡试不中,后在家设馆授徒,常与密友杨守仁讨论国事,认为“非改革不足以图存”。1898年就读于岳麓书院,不顾山长阻挠,毅然加入进步团体南学会,努力宣传新学、新政,赞同谭嗣同的“以民为主”的政治思想。戊戌政变失败后,避居家乡,研究经世之学。无论是研究学问还是做人,都具有坚忍精神,他说:“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他的这种精神,学子们称为“达化斋法门”而竞相仿效。
1903年,考取官费留日学生,在弘文学院、东京高等师范攻读教育学6年。身处扶桑,不忘祖国,改号怀中,以求心怀中土。对日本老师诬蔑中国人的言论予以指斥,说日本“不怀好意”、“有入主中国之思想”。还参加了拒俄运动。1909年,由日本赴英国,入苏格兰爱伯汀大学,攻读哲学、伦理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到德国考察教育,立志献身教育,报效祖国和人民。1913年回到长沙,被湖南省政府聘为教育司司长,他断然谢绝,表示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事业,“以直接感化青年为己任,意在多布种子,俟其发生”。他先后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第一师范任教。毛泽东、蔡和森等一大批有志青年都是他的学生,领受教诲颇多。他对国事颇为关注,曾设法营救被袁世凯迫害的杨德麟,规劝杨度不要为袁世凯复辟帝制鼓吹,支持和参加新文化运动,为创建湖南大学奔走呼号,等等。还为《新青年》撰写论文,推荐文章。与徐特立、黎锦熙等组织编译所,编辑出版中小学各科教科书,翻译了《西洋伦理学史》,编辑了《论语类抄》、《教育学讲义》等书。《达化斋日记》、《杨昌济文集》为其传世之作。
他对教育提出过许多有见地的观点:主张知行统一,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主张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德、智、体全面发展,提出“立志、理想、爱国、殉国、勤勉、存诚、立功、勇敢、坚忍、贵我通今”等10个方面内容,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主张教育普及应与提高相结合;主张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反对赶时髦的留学之风;注重发现、爱护和培养人才,此乃“悠悠万事,惟此为大”;主张洋为中用,反对全盘西化。他认为一国有一国之民族jīng神,“吾人求学海外,欲归国而致之用,不可不就吾国之情形深加研究,何者当因,何者当革,何者宜取,何者宜舍,了然于心,确有把握而后可以适合本国之国惰,而善应宇宙之大势”。
1918年6月,应蔡元培先生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他为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筹措经费,推荐毛泽东到北大图书馆工作,促成了爱女杨开慧与毛泽东的婚恋关系。五四运动时,发表《告学生》一文,表达对青年的热切期望。1920年1月17日病逝于北京,终年49岁。归葬长沙县板仓。
毛泽东对他评价极高,称他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信仰,努力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他一生以发展教育为己任,“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他最钟爱的两个学生: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家,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毛泽东名闻天下,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人物。他们实现了导师的“欲栽大木拄长天”的宏愿。
[ 公元前0 年 ] 1月17日 西汉“七国之乱”开始
[ 395 年 ] 1月17日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 1463 年 ] 1月17日 神圣罗马帝国萨克森选侯腓特烈三世出生
[ 1468 年 ] 1月17日 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逝世
[ 1600 年 ] 1月17日 西班牙著名剧作家卡尔德隆诞辰
[ 1706 年 ] 1月17日 美国作家、科学家富兰克林诞辰
[ 1786 年 ] 1月17日 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恩克发现了一颗彗星
[ 1834 年 ] 1月17日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出生
[ 1897 年 ] 1月17日 谭嗣同重要哲学著作《仁学》编写完成
[ 1908 年 ] 1月17日 抗战时期爱国画家沈逸千先生诞辰
[ 1911 年 ] 1月17日 世界上首次飞机在军舰甲板上起降
[ 1912 年 ] 1月17日 斯科特比阿蒙森晚一个月到达南极
[ 1917 年 ] 1月17日 美国用2500万美元从丹麦手中得到西印度群岛
[ 1920 年 ] 1月17日 中国伦理学家、教育家杨昌济逝世
[ 1923 年 ] 1月17日 蔡元培愤而辞去北大校长职务
[ 1925 年 ] 1月17日 孙中山电复段祺瑞反对其包办的“善后会议”
[ 1926 年 ] 1月17日 江阴农民运动领袖周水平牺牲
[ 1927 年 ] 1月17日 美国女童子军的创立者洛夫人在萨凡纳逝世
[ 1929 年 ] 1月17日 《大力水手》诞生
[ 1931 年 ] 1月17日 左联五位作家被捕
[ 1933 年 ] 1月17日 中共发表宣言:停止内战 一致抗日
[ 1936 年 ] 1月17日 德国纳粹戈培尔要求扩张殖民地
[ 1938 年 ] 1月17日 国民政府公布“抗战通盘战略部署”
[ 1939 年 ] 1月17日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先生逝世
[ 1941 年 ] 1月17日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撤销新四军番号的通令
[ 1942 年 ] 1月17日 拳王阿里出生
[ 1945 年 ] 1月17日 瑞典外交官瓦伦堡失踪,引发瓦伦堡事件
[ 1945 年 ] 1月17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攻占华沙
[ 1948 年 ] 1月17日 印尼与荷兰签署《伦维尔协定》
[ 1961 年 ] 1月17日 刚果首任总理卢蒙巴被害
[ 1966 年 ] 1月17日 美国飞机相撞造成所携氢弹在西班牙上空失落
[ 1966 年 ] 1月17日 中国自制的“歼-7”飞机首次试飞成功
[ 1972 年 ] 1月17日 第一批350名前苏联犹太人抵达以色列
[ 1973 年 ] 1月17日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无限期延长其任期
[ 1974 年 ] 1月1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西沙自卫反击战胜利
[ 1975 年 ] 1月17日 全国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
[ 1982 年 ] 1月17日 伊瓜苏观瀑桥断落惨案
[ 1987 年 ] 1月17日 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先后被开除党籍
[ 1989 年 ] 1月17日 首届陈嘉庚奖金颁奖
[ 1991 年 ] 1月17日 “沙漠风暴”行动开始
[ 1991 年 ] 1月17日 海湾战争爆发
[ 1992 年 ] 1月17日 中美签署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
[ 1994 年 ] 1月17日 英首相就向伊拉克出售武器问题出庭作证
[ 1995 年 ] 1月17日 日本阪神发生大地震
[ 1996 年 ] 1月17日 《二十四史》大字豪华特精装本出齐
[ 1997 年 ] 1月17日 国家电力公司成立
[ 2000 年 ] 1月17日 “好学生”徐力不堪忍受学习重负杀死生母
[ 2005 年 ] 1月17日 赵紫阳同志逝世 终年85岁
[ 2009 年 ] 1月17日 也门海域发生沉船事故
[ 2013 年 ] 1月17日 中央编译局局长衣俊卿被免职
[ 2017 年 ] 1月17日 中国经济增速重回全球第一